《島國群像:兼容並蓄的臺灣歷史與文化》


PDF版:[Google載點]
APP版(iPad only):[App Store]

  《島國群像:兼容並蓄的臺灣歷史與文化》是由「數位島嶼‧萬種風情」徵文活動中挑選出十五篇與臺灣歷史、教育相關的文章,集結而成的電子書。當初徵文活動的宗旨主要在彰顯臺灣文化、社會、自然的多樣性,並推廣國科會這十年來數位典藏的成果。我們鎖定的讀者群為一般民眾,希望透過通俗易讀的文字,讓讀者對臺灣歷史與教育發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目錄詳下:

臧振華,〈臺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〉
李壬癸,〈臺灣與南島民族〉
黃富三,〈臺灣的蛻變:由自足至永續發展的荷西時期〉
邱馨慧,〈貿易、傳教與殖民「文明化歷程」──荷蘭的福爾摩沙〉
陳宗仁,〈西班牙人在美麗島〉
張素玢,〈清代臺灣的政治與社會發展(1684 -1858)〉
許雪姬,〈由開港到割讓:晚清臺灣的社經變化(1858 -1895)〉
周婉窈,〈日治五十年:殖民統治、近代化,兩者的糾葛及其遺產〉
吳文星,〈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〉
游鑑明,〈日治時期臺灣女性的中學教育〉
許佩賢,〈公學校的光與影〉
陳涵郁,〈戰時兒童教育:皇國民鍊成計畫〉
薛化元,〈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軌跡:從強人威權體制到名列自由國家之林〉
陳聰文,〈中華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〉
李金蓮,〈80 閱讀年代〉


  我們製作的電子書有兩個版本。一個是PDF版,只要您的裝置能閱讀PDF就能開啟檔案。另一個是APP版,APP版是專門針對iPad設計的,所以只能在iPad上下載閱讀。

  雖然製作電子書的過程中,跟委外廠商往來之間並不是很愉快,但我與同事們還是花費非常多心力在上面。不過,書籍的製作本來就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毫無錯誤,我們能做的,就是盡自己所能,讓錯誤率降至最低。

  在從事徵文與電子書的工作中,深刻體驗到,不只隔行如隔山,研究領域的不同,也有相當大的隔閡。另一方面,也深感自己對臺灣歷史認識的不足。最近在翻閱林莉菁《我的青春、我的FORMOSA I 縫上新舌頭》(新北:無限出版,2012)的插畫本時,覺得她「縫上新舌頭」的比喻用得很好。我們求學時所學的臺灣歷史,大多還是在中華民族主義的大框架之下,欠缺臺灣自身的主體性。總之,在這項工作中最大的收穫,大概就是接觸與閱讀到更多不同面向的臺灣歷史。

留言

隨機文章